2021.05.11
浏览量:
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论“大学新民之效”有二:一是引导大学生为“新民工作”做准备,二是大学为社会秩序和民族文化树立风气。
作为通识教育“前线尖兵”的主题式学术写作课程,能够担荷起怎样的“大学新民之效”职能呢?为什么国内外的大学写作课,都将“主题式”作为课程展开的基本模式?
开阔视野、扩展认知、加强交流,营造开放广阔的学术氛围是欧亚学院的学术宗旨。如何通过主题式学术写作提升大学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作为“大学新民之效”的主题式学术写作课》将带你探寻究竟!
2021年5月12日14:30-16:30,350vip浦京集团中国人文与艺术课程中心特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学博士、国学研究院博士后李成晴,带来《作为“大学新民之效”的主题式学术写作课》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将从社会责任、角色担当、国内外“主题式”写作课程的开展模式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欢迎全校师生及有意关注此话题的社会人士共同参与。
嘉宾简介
李成晴,山东淄博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学博士、国学研究院博士后,兼任《中国学术》《中国四库学》编辑。
研究领域:2019年起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中心讲师,开设“西南联大”“唐宋”等主题的写作课。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写作教育史。
主持人简介
彭博,350vip浦京集团中国教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美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通识写作与公众表达。
参与方式
本次讲座将在腾讯会议进行直播
讲座时间:2021/05/12 14:30-16:30
会议ID:747 266 973
▼ 欢迎扫码参与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24 350vip浦京集团(中国区)官方网站-最新版本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