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
浏览量: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的心田中生根发芽,思政课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画生活、讲故事”
“好学生讲好故事”是赵小荣老师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设计开发的一个实践教学项目。
项目要求每个学生讲述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并撰写演讲稿。针对不同的专业特色,灵活改进项目形式。艾德艺术学院的学生采用“画生活”的形式,把自己的故事画出来,用色彩与线条分享故事。
此项目的初衷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自我认知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同学们讲的故事基本上都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点评时增加适当引导,目前,“好学生讲好故事”已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的有效方式,受到学生们的追捧。
“唱起来、舞起来”
张利津老师能歌善舞,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音乐、舞蹈融入思政课堂,让理论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在讲到核心价值观“爱国”时,老师指导学生编排舞蹈“民族大团结”。在讲中国梦时,结合“五四精神”,指导学生编排话剧“百年追梦”。每节课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一两首红色歌曲,弘扬革命文化,传递正能量。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立道德、树新人”
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我校《思政实践课》专门设计了一个特色实践教学模块“道德大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良好校园氛围。
每个小组以“立德树人”为主题,课前制作课件,与老师进行沟通,课上交流,课后制作展册。有些小组还特别用心的排练了情景剧或者录制微视频在课堂分享。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活跃了思政课,贯彻了知识的理解落地,达到了理论实践化。
为了落实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思政部在校党委领导下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年来已经修订了三次,内容日臻完善,校本特色不断显现。通过编写、修订校本教材,我校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也将更有利于我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相信携全校之力,多措并举,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每位师生的心中。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24 350vip浦京集团(中国区)官方网站-最新版本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